荔枝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发布时间:2018-05-25 22:14:04 点击:1421 次 |
)。用0.5%水杨酸和1%异抗坏血酸处理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延迟增加或多或少地产生类似效果。发现用0.5%水杨酸和1%异抗坏血酸处理比二氧化硫熏蒸更好,以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并且还保持荔枝皮的花青素浓度。然而,在所有处理中贮藏3天后,蒽醌浓度逐渐下降。用0.5%水杨酸处理发现对相对泄漏率的显着控制。 在本实验中,荔枝果皮花青素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4d内迅速增加,然后保持较高水平。相对泄漏率也增加到4天,然后在所有的处理中发生泄漏率的跳跃(图 1(d)二氧化硫熏蒸对于降低储存3天后的相对泄漏率表现不佳。但是,处理0.5%的水杨酸和1%的异抗坏血酸和1%的N - 乙酰半胱氨酸对相对泄漏率具有相似的影响模式。在非更年期果实中,花青素浓度随着成熟进程而增加(Jiang and Joyce 2003)。水杨酸具有通过减缓成熟相关变化来延迟成熟过程的性质(Hassan等,2007)。像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酶促过程随着成熟进程而增加。果皮的褐变正与多酚氧化酶活性(Lin等人相关1988)。在这个实验中,水杨酸已经有效地降低了褐变效应,表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缓慢率。 相对泄漏率表示膜通透性(马兰戈尼等人1996年)。保持膜完整性的特征在于三种主要的细胞壁降解酶,即纤维素,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木聚糖酶(Hurber 1983)的活性。在香蕉中降低了所有这些酶的水平,在成熟过程中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施用水杨酸(Srivastava和Dwivedi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