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储存中对褐变指数和衰减百分比的影响 |
发布时间:2018-05-25 22:12:21 点击:1548 次 |
从图 1(a)可以看出,荔枝果皮的果皮褐变指数在贮藏过程中迅速增加。在25℃储存5天和6天后,对照果实的褐变指数分别为4.3和4.8。用0.5%水杨酸处理可有效减少荔枝果皮的果皮褐变。处理0.5%水杨酸和1.0%N-乙酰半胱氨酸被发现优于SO 2熏蒸。在用0.5%水杨酸,1.0%N-乙酰半胱氨酸和SO 2熏蒸处理的荔枝果实中没有记录果皮褐变至第二天。但是,SO 2贮藏第二天褐变指数熏蒸显着高于0.5%水杨酸和1.0%N-乙酰半胱氨酸处理。Peng和Jiang(2006)在中国water荠中观察到,随着水杨酸浓度从1mM增加到4mM,褐变抑制作用增强。这种类型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杨酸延缓了荔枝果皮的褐变。然而,关于水果中水杨酸的抗褐变性质的文献很少。在本研究中,水杨酸的抗褐变作用与1%N-乙酰半胱氨酸处理密切相关。据报道,这种含硫氨基酸衍生物对于鲜切菠萝和香蕉切片的褐变控制是非常有效的(Underhill and Simons 1993; Monsalve-Gonzalez等人。1995)。 ![]() 图。1 抗氧化剂和水杨酸对褐变指数,衰减百分比,PPO活性,相对泄漏率和花青素浓度的影响 玫瑰香味荔枝。[竖线表示标准误差(n = 3)] 在贮藏期间,1%和0.5%的水杨酸(图1(b))显着抑制了荔枝果实的腐败病原体 。直到在1%水杨酸处理中储存的第二天才观察到疾病发展。然而,储藏5天后约34.5%的对照果实开始腐烂。贮藏6天后,用1%水杨酸处理显着抑制疾病发展。水果收获后腐烂与病原体进入果实有关。荔枝果皮在收获后和随后的贮藏过程中发生微裂纹(Underhill and Simons 1993)。SO中的应用2加剧熏蒸微裂纹的程度在荔枝(西瓦库玛等人2005年)。这种微裂纹为病原体进入果实提供了途径。在本研究中,水杨酸处理证明优于其他处理。据报道,水杨酸可调节发病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这表明其作为信号分子获得抗病原体攻击的抗性的作用(Raskin 1992)。水杨酸处理已显示在烟草叶片中诱导宿主防御反应中有效(Chen等,1993)。应用水杨酸有效地抑制了芒果和草莓的发病(Zainuri等,2001 ; Babalar等,2007)。 |